当前位置:首页>>检务公开
漳州东山:首创“海量”吸碳新模式
时间:2022-09-08  作者:黄喜祖  新闻来源:闽南日报  【字号: | |

  日前,漳州市东山县人民检察院携手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漳州市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以及东山陈城镇澳角村,共同创建“澳角渔业碳汇实践基地”。据悉,漳州东山探索“司法+碳汇”保护新机制,为全国首创。

  去年以来,东山县相继开展增强海洋生态“碳汇”的“海底花园”珊瑚礁保护、无人居住岛屿生态修复、督促红树林示范基地建设等“蓝碳基地”的建设。东山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经验,得到上级检察机关的肯定和推广。今年来,该院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不断探索与创新工作事项,历经调研,与相关科研院校、海洋行政机关等部门合作,在具有“海量”碳吸收的澳角渔村,探索“司法+碳汇”机制。

  据相关海洋科研机构表示,海洋生态系统每年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20%至35%,海洋的固碳能力和效率远远大于其他生态系统,海洋碳库固定的碳是大气的5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的20倍。渔业碳汇可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把这些碳移出水体,也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是海洋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文明村澳角村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0公里,东临台湾海峡、西接大陆板块,南北各有一月牙形的天然海湾,即澳角湾和乌礁湾,是东山四大渔港之一,具有巨大的碳汇潜力。因此,在澳角村发展渔业碳汇,构建蓝碳保护生态圈具有很大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澳角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华忠表示,通过实施蓝碳文化宣教行动,引导渔民在渔业活动过程中正确捕捞作业,强调海洋生态健康、低碳环保等理念,有助于增强渔民对渔业碳汇的认同感,推动渔民积极参与渔业碳汇建设。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张丹凤认为,海洋渔业碳汇在发展“双碳”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这个平台,能深化高校与民间的合作,加强培育渔业碳汇人才和项目研究,高校将提供优秀的海洋人才资源和先进技术支持,将渔业碳汇与休闲渔业有机结合,促进海洋低碳经济的发展。东山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许艺杰表示,将积极探索发展海洋碳汇模式,推动海洋新经济建设,把“司法+碳汇”保护机制落到实处。

走进东山检察
本院概况
机构设置
工作报告
领导介绍
联系地址
投诉建议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福建省东山县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中文域名备案号:闽ICP备2024041359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