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载初心不改,这位奋战在职务犯罪侦查一线的“老侦查”,与狡猾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在错综复杂的案件中抽丝剥茧,他不仅是侦查战线的“尖兵”,更是业务领域的专家,潜心钻研检察理论,高质效履职办案,用忠诚与担当,诠释着新时代检察官的使命与荣光。
陈毅峰,东山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曾荣获全省优秀检察官、漳州市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漳州市十佳检察官等称号。今年2月,又获评第四批福建省检察业务专家。
沉心钻研提升素能
“好的侦查员,都是在丰富的办案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陈毅峰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一位自侦经验丰富的同事跟他说的这句话。同事告诉他,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侦查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留心”,这个教诲,他牢记于心。
做好侦查工作,不仅需要对法律法规的准确理解与适用,更需要跟不同角色的“人”打交道。面对拒不供述甚至有反侦查经验的嫌疑人如何突破取证?情绪激动的被害人该如何安抚和帮助?拒绝配合的证人该如何沟通打开局面?这些在书本里找不到答案的难题,他悉心琢磨,翻阅卷宗,学习笔录制作标准、深究典型案例的办案经验、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习预审技巧,先模仿、再总结,在办案中运用、从失败中反思,一遍遍钻研、一次次打磨、一点点提升。他在办案中成长、历练,在参与办理的200多起自侦案件中,积累了丰富的侦查经验,也成长为办理自侦案件的“行家里手”。2017年8月,陈毅峰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机关侦防骨干人才”。
忠诚铸检魂,铁腕办大案
“只要是毅峰负责的案子,都是利利索索的”,这是职务犯罪起诉部门同事对陈毅峰的评价,他是大家放心的战友。
然而,要让每一个经手的案件,都清清楚楚,实现“立得住、诉得出、判得了”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办案中,陈毅峰秉着客观公正的态度,从线索研判开始就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定性关,确保侦查取证过程严谨、规范。
在侦办某国企系列贪污案,他带领专案组同志赴外省开展取证工作,期间,他抽出更多的休息时间“织布结网”,短短几天内共取得证人证言、书证等证据上百份,为专案的成功侦结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在成功侦破了国家种粮补贴、农机补贴贪污案后,他还通过类案分析,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制度漏洞和风险隐患,精准提出检察建议,促进行业规范,有力维护了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和农民切身利益。这些年来,他参与办理了多起中管干部、省管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在办理某起中管干部案件期间,先后到10余个城市开展调查取证工作,行程达数万公里,询问证人等相关人员达百人次,调取书证材料上千份。
固本强根基,传承赋新能
办案之余,陈毅峰还特别注重办案经验的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成果,多次获上级单位肯定并推广。比如,面对职务犯罪隐蔽性强、反侦查手段升级的挑战,陈毅峰创新提炼出“三维突破法”,在策略维度上“引而不发”制造心理压力,“旁敲侧击”瓦解攻守同盟;在技术维度上,运用大数据筛查资金流水、通讯轨迹,锁定关键证据;在协作维度上整合侦查、检技、法警力量形成“办案共同体”。
他还专注于司法实务现状的思考,在《人民检察》《福建检察》《漳州检察》等杂志发表多篇调研文章,将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
作为一名院领导和“侦查老兵”,他还积极将检察实务中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后辈青年干警,带领全员办好案。他以“人才裂变”破解队伍建设难题,牵头组建跨部门检察侦查业务小组开展“传帮带”侦查学习,规范办案工作,促进侦查办案工作健康有序开展。2022年5月,其带领的团队被认定为“漳州市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业务展示基地”。
在东山这片“谷文昌先进事迹”发源地,陈毅峰以“求极致”的执着,书写着新时代检察官的答卷,是在审讯室里洞察人性的锋芒,更是传帮带中毫无保留的赤诚。专家之谓,不仅在术业专精,更在以专才服务人民、以专长守护正义。这份荣誉,是终点更是起点——未来,他将奋勇争先,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杨凌怡
审核:赵锦飞 杜正蓝 黄小英
来源:新福建
栏目:漳州